ChatGPT仿佛横空出世,传统教育要如何做出改变?
不久前,怀进鹏部长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表示,“发展数字教育,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改革所向,更是教育工作者应有之志、应尽之责、应立之功。我相信,只要我们携手并肩,团结一致,抢抓机遇,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扬帆远航,胜利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联合国和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把科技作为应对危机挑战、开启光明未来的重要途径和举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是发布了《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提出“教育改革”的主张,从五个关键方面重新定义和改革教育。这五个方面分别是:教学、课程、教师、学校,以及跨时空的教育。教育家魏克礼说:“如果一个15世纪的人,穿越到21世纪,只有两个地方是他熟悉的。一个是教堂,一个是学校。”早在一百多年前杜威也说过:“如果我们仍然以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无疑就是掠夺了他们的明天。”最近这段时间,ChatGPT仿佛横空出世,将传统教育逼到了墙角。教育工作者们,需要更主动地拥抱变化了。3月28日,在2023北京教育装备展期间,一个教育论坛在首钢园举办。规模不大,主题却很有意思——“技术启发下的教育新美好”。参与演讲的有学生、老师、教研专家、校长以及企业代表,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分享“新教育”,畅聊“新美好”。这五个角度分别是:学习、教学、教研、学校和科技力量。给教育以美好,属文以记之。01学习:数字原住民如何看待技术?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北大附中道尔顿学院的学生张馨月表示,B站抖音是同学们常去的学习社区,上网课时会用ClassIn、钉钉。此外,她还在用Notability做笔记,用Procreate画画。技术对新一代学生的学习有哪些利和弊?其中,张馨月提到的第一个优点是——扩展视野。她还举了一个例子:“我以前一直以为心理学是文科专业,内心勾勒的画像是,一位穿着华丽精致的心理咨询师坐在你前面,想法设法用一些观点说服你。但后来我在社交媒体关注了几位心理咨询师的账号,他们通过vlog对自己的专业知识、考核机制做了解读。我才意识到,心理学除了文科领域,还涵盖理科类的知识,像神经心理学,医学和病理学等。了解完这些,我才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属于心理学的一部分。”此外,技术对学习的帮助还有资料检索、便捷快速、放松身心等等。“像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我的同学们,据我所知,好像没有一个是不用B站、抖音,不打一些游戏的。”她也提到,“电子设备带来的危害其实也是比较明显的”,如果缺少自控能力,学生很容易沉浸在里头,严重时就会危害身体健康。02教学:双师课堂与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天宫课堂”就是国家天花板级别的双师课堂,宇航员在太空,跟全国各地的同学上课。史家胡同小学的崔旸老师表示。在他看来,“双师”型的教学,可以实现名师授课的覆盖,使更多的学生能听到名师的课,也发挥了名师的作用,解决困扰教育均衡发展的优质教师紧缺问题,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促进公平教育的发展。崔旸进一步介绍道,双师主要给我们带来三个转变:学习场域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专业成长。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学习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既能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又能让教师的课堂变得更加灵动、更有魅力。在集团校多个异质群体之间建立了“学习共同体”,将双师课堂常态化推进,在真实场景里让学习更好地发生,让教研即刻发生。双师课堂的本质不是标准的技术或者固化的系统,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或教研模式)。双师模式将被应用于课前、课中、课后各个环节,被常态化应用于创新教学和协同教研中。03教研:一体化联研,教师集群发展一直以来,北京海淀进修学校致力于教师成长和集群式发展,从解决老师教什么的问题到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比如,疫情爆发后,传统的线下教学形态遭遇到挑战。海淀进校通过“云资源”、“云研修”、“云科研”三位一体助力教师集群式成长。在云资源建设上,搭建“海淀·空中课堂”。云研修上,关注教师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研发了通识课程、学科教研课程和不同教师群体研修课程,提升教师群体的在线教学能力。除了“云资源”、“云研修”、“云科研”,海淀进修学校林秀艳副校长还介绍了“一体化联研”。从2021年10月开始,12个系列,40余场联研活动,7个学科双师课堂探索,覆盖集团内9所学校,400余位教师深度参与。“一体化联研”是以课例为载体的跨校跨地区的教研新样态。通过技术工具与学习活动的创新联合,开展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双师教学和精准教学等。打破时空壁垒,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教师集群式成长。林秀艳分享了一个惊喜瞬间,“一体化联研双师课堂展示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1500多位老师填写了评课问卷,数据给出了评价反馈的依据,让我们可以跟据数据分析不断反思改进”。04学校:科技助力乡村教育提升当我们关注乡村教育,我们能发现什么?1)现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还有近1000万的乡村学生。2)短板:乡村教师专业化水平、乡村家长教育经验、乡村教育信息化环境、乡村儿童学习体验等等。3)挑战:如何通过教育科技和信息化平台优化乡村教育教学环境和课程体系?如何提升广大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为乡村的学生和家长开拓更有吸引力的学习方式?等等。以上同样是乡村学校——北京怀柔桥梓中学——郝晓丽校长的发现。同时,她还具体提到:“面对疫情背景下的新的教育形势,作为乡村校,班级学生人数少,学科教师人数不足,外出学习又受到了经费的制约,导致师生都缺乏优秀的同伴学习的力量。疫情之后,加剧了封闭的状态,成为我们这种乡村学校内部发展的一个痛点”。在多方努力下,桥梓中学成为海淀进修实验学校的联盟学校。近一年以来,双方通过ClassIn教学软件平台,进行多次的深度教研。郝晓丽介绍道:“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教研过程中,我们紧紧跟随海淀进修实验学校的的脚步,以深度学习培育师生核心素养为引领,在抓教研做课改方面不断学习。特别是在理解为先,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选聘了海淀进修实验学校的优秀学科教师作为我们的首席指导教师,为乡村学校的成长助力。”05科技:给教育以美好作为教育技术的代表,翼鸥教育基础教育负责人刘慈航在这次论坛上表示,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要正视教育面临的变化:1)新生儿的减少。服务的学生总数保持稳定或减少。2)双减之下的供给侧的改革,家长需求更加多元,但供应体系跟不上,供需之间的差距在扩大。3)疫情后,几乎所有的师生一时之间成为线上学习者。未来的教育要从数量走向质量。而作为一家教育企业,翼鸥教育研发了ClassIn、TeacherIn、ClassIn X等教育科技产品,如今从关注“好教育在这里发生”到“给教育以美好”,体现的是对教育规律更深入的追求。“当我们提到‘好’,它更多像一个容器,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在乎的是结果。当提到‘美’,有主观的感觉在里面,更强调的是一种体验、过程,结果可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或者好,但有反思,有体验和收获。”刘慈航分享道:“学习者们,从未像今天这样被连接起来。我们有机会用新的方法,缩短一些距离,创设一些场景,给予一些美好。”结尾乌卡时代的不确定性,迫使教育领域要重新回答,面向未来的人才模型。ChatGPT的到来对教育领域的影响更为深远。只关注刷题,培养知识和技能的教育目标已经跟不上外部世界的变化了。双减之下,如何让课堂提质增效,让教育走向真正“育人”,走向“人之为人”美好教育?学校生态、教师素养是否足以支撑新课标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否足以让教育从数量走向质量,从关注学生基础性教育到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资源的分配杠杆是否能有效回应到“教育不均衡”的难题?好在,一批批的教育改革者正在致力于改变。基于教育的本质规律,不断探索美好教育的可能。